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本市发布1085个高层次人才岗位

  • 时间:2012-08-10
                               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引才实现“双轮驱动”
   
      日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召开2012年度北京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新闻通报会,面向海内外通报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内人才两类人才需求。
    目前,2012年度北京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已经在市人力社保局网站(www.bjrbj.gov.cn)和北京海外学人网(www.8610hr.cn)上发布。计划明确了用人单位名称、所需人才的专业方向、拟聘岗位名称、岗位数量、对引进人才的具体需求和用人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海内外人才可根据个人意愿与用人单位联系,进行双向选择。
    首次集中发布岗位
    与往年相比,今年本市首次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内人才两类人才需求岗位集中发布,涉及市属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共计1085个需求岗位。其中,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226个、工作类海外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岗位325个,中关村人才特区协调引进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135名;国内人才引进专项计划需求岗位399个。这标志着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双轮驱动”正式启动。
    本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主要着眼于本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所发布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呈现出年轻化、高端化特点,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和工程技术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岗位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增了国际工程管理、电影电视发行、微生物学、设计艺术、核医学等专业领域。
    海外引进突出高端
    据介绍,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定向引进的226名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全年引才任务的重点。
    这些岗位,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年龄要求集中在45岁以下的,占比76.1%;学历要求集中在博士以上的,占比65.0%;职称要求在副高级以上的,占比41.1%。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继续呈现年轻化、高端化的特点。
    新增的国际工程管理、电影电视发行、法务等专业领域,反映出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各用人单位对熟悉国际规则、了解国际惯例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226个岗位中,生物医药行业提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85人,经济管理与金融行业34人,电子信息行业25人,环保和工程技术行业23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18人,光机电一体化行业7人,新能源与新材料行业7人,其他行业27人。73.0%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国内引进强调背景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399个国内引才岗位,是根据本市“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结合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未来科技城建设和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按照高端、紧缺、急需的原则筛选出来的。其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区)引进人才95名,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企业引进人才53名,“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入选人员创办企业引进人才16名,中关村“瞪羚企业”引进人才32名。重点扶持企业引进人才数占比40%以上。
    在这399个岗位中,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分布在新兴产业领域,高管人才和技术骨干等高端职位的引才需求基本持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越来越重视,对人才从业年限要求在15年以上的约占岗位总数的一半以上,具有综合性行业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最受企业青睐。
    此外,这些岗位对入选者年龄要求在45岁以下的约占岗位总数的70%左右,学历要求在博士以上、职称要求在副高级以上的约占岗位总数的一半左右。电子信息、现代制造、经济与金融、新能源与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是主要引才领域,同时,今年还新增了微生物学、设计艺术、核医学等专业领域。
    已成功引进1200多人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宋丰景介绍,本市自2009年起组织实施了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海聚工程”,并专门设立了针对海内外人才的专项引才计划。先后对外发布海外人才岗位需求965个,引进了370名高层次人才、529名专业技术人才;发布国内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1729个,引进各类人才337人,已引进人才普遍年龄轻、层次高,优化了全市人才队伍结构。
    截止目前,本市已开展了8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评选工作,共有301名海归人才正式入选“海聚工程”(另有134人经初步认定,正在履行后续程序),其中109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目前,中关村企业拥有博士学历人才1.3万名,硕士学历人才12.8万名,北京地区“千人计划”入选者中有80%在中关村;“海聚工程”入选者中有70%在中关村。
    宋丰景表示,集中发布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是北京市搭建多种引才平台、扩大引才影响、完善引才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的具体体现。他说,“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首都建设,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高层次人才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提供一流的服务,营造更为宽松的人才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