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将有699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毕业人数增加和岗位需求趋紧叠加,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在学校、性别、疾患等方面,一些地区和用人单位设置了花样百出的“门槛”,引发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进一步担忧。
身份:以校择人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但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整体就业形势又不好,在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看来,“以校选人”的情况,比过去更严重了。
一些用人单位规定要查“三代”。不管你已经获得了国内还是国外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他看中的依然是本科学历,而且非“985”、“211”高校不要。
专家测算,“211工程”院校只占全国高校总数6%,毕业生人数不到全国高校毕业生10%,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在就业领域,用“院校门槛”来区别对待“985”、“211”和非“985”、“211”高校毕业生过于简单粗暴。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指出,我国农村大学生很多集中于非“985”、“211”工程高校,就业时学历不过硬,又受户籍等限制,这样一来他们的上升通道受阻。这种现象如果代际传递,后果不堪设想。
性别:男士优先
“会计、文秘、教师等岗位,传统上女学生有优势,但现在这些岗位,男生反而比女生更受欢迎。”江西一所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就他们学校而言,保守估计,今年女生就业率要比男生低20个百分点。
为了避免“授人以柄”,一些用人单位在张贴招生海报时,不强调性别限制,但在实际筛选过程中,往往很多女生的简历被直接“PASS”掉了,特别优秀的女生才会考虑。
疾患:身心俱伤
“按照岗位体检要求,我全部达标,但还是被用人单位拒绝了。”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抱怨说,一些用人单位置国家政策于不顾,把乙肝病毒携带者直接拒之门外,让他身心俱伤。经过多方努力,我国已经明确禁止就业体检检查乙肝,但违规检查最高仅1000元的罚款,对于用人单位毫无震慑作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认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各种就业歧视不利于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我国对就业歧视缺乏精确界定,亦缺少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建议尽快对反就业歧视立法。
花样百出的“就业门槛”
今年全国将有699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毕业人数增加和岗位需求趋紧叠加,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在学校、性别、疾患等方面,一些地区和用人单位设置了花样百出的“门槛”,引发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进一步担忧。
如何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专家建议,相关部门有必要联合规定,禁止招聘时设置“院校门槛”,首先在机会上保证大学生就业公平。
(来源: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