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白领已经成为跳槽主力军!国内大型招聘网站调查显示,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中,20.8%的白领表示已经完成了跳槽,32.2%的白领表示自己已经开始通过招聘网站、熟人介绍等形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值得注意的是,90后有跳槽意愿的达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闪辞族越来越多。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工作多久跳槽才合适?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如何管理这些总是想跳槽的员工?90后给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行政命令不再万能,企业要重视雇主品牌建设,以多样性的福利吸引求职者。
跳槽状况: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近七成90后有跳槽意愿
智联招聘近日的调查显示,20.8%的白领表示已经完成了跳槽,32.2%的白领表示自己已经开始通过招聘网站、熟人介绍等形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35.4%的白领表示虽然有想法,但没行动,仅有11.6%的白领明确表示压根没有跳槽的打算。
而90后在意向和已经跳槽的人群中占据高比例,根据调查,90后有跳槽意愿的达67%。“从年龄层面来讲,今年的毕业生已进入90后的群体。”智联招聘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武杰分析道,在个性上,70后更容易服从,80后稍有点叛逆,90后则非常随性,在个人情感抒发和喜好上的倾向性更强。
“这与90后接触到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有关。”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祝红艳认为,在互联网时代,90后从小就获得繁杂的信息,认为自己对社会认知清晰。但工作后,往往想象和现实有落差,一旦发现工作不适合自己,很多人就选择跳槽。
调查发现,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随着公司培养的深入,对于员工未来的职业定位渐渐清晰,如果公司职业培养定位与毕业生自我定位出现不统一,就会让他们产生困惑,而一些敢想敢干的90后跳槽意愿也就随之提升。
实际上,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非常重要。今年就业比较难,很多学生没办法择业就先就业了,只能日后再寻找另一份合适的工作。
对职场新人的建议:起码在行业中观察1年以上
“过去,我们建议工作3年以上才跳槽,这样才能对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有深入的了解。但现在信息更新发展迅速,这个时间可相应缩短为一到两年。”祝红艳认为,如果刚刚工作三个月就跳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不利。
祝红艳表示,以人力资源的工作为例,进入职场时都会做最基础的工作,比如打字、写会议记录、做表格等。即便是公关的工作,刚开始也可能是做基础的数据分析。因此,刚工作半年,对工作的认识并不理智,起码在行业和职业中观察一年以上,再做决定。
“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可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希望做什么职位,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工作,一旦感觉和自己心仪的职业不太相符,就会想跳槽。”武杰表示,如果工作一两个月就跳槽,企业查看简历时也会慎重考虑是否录用。因为和前几年相比,企业对用人的风险程度看得很重,喜欢更具稳定性的员工。“如果录用的人一下子就走了,还不如找差一点点的,但是会在公司待个五到十年的人,慢慢培养”。
武杰表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如果遇到职业发展的瓶颈,觉得自己能力、效率高,和回报不相配,真的想换企业或换岗位,首先可以和领导进行沟通,看企业内部是否有更适合自己的职位。若企业内部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再考虑外部的跳槽。“跳槽时要把握好时机”。武杰表示,若跳槽失败,很可能前面几年所有的工作经验和积累都没有了。
对人力资源的建议: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
“90后频繁跳槽的现象,是让中层管理者非常棘手的问题。”祝红艳表示,这意味着,对于90后的管理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形式。她举例说,若有事情叫一个80后到办公室,80后可能直接就来了,但90后就必须知道是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去等小细节。
祝红艳表示,人才流失、招聘难等现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不得不加强雇主品牌建设,企业应该加强对于90后员工的引导和培训,吸引和留住员工,比如新人入职培训的过程和形式要个性化,多通过沟通来管理。
选择因素:发展空间重要性下降90后更看重薪酬福利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或许是不少人选择辞职的理由,他们想跳槽到哪呢?从公司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看,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吸引今年的求职者呢?
事实上,个人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一直是白领跳槽最为看重的两大要素,但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性目前滑落到第4位,较高的薪酬水平、多样的福利形式与企业文化等雇主品牌相关要素则排在前三,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越来越受到白领的重视。
而参考中国年度最佳雇主2012的调查数据后发现,在70后、80后、90后对于心目中最佳雇主特征的选择中,越年轻的越不看重薪酬。而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22.1%的被采访者表示,未来3年职业规划是获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可见,如今人们既看重付出回报比,又注重生活品质。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90后对成功的定义,未必是要获得总监这样的头衔。”祝红艳表示,在求职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办公文化越来越被看重。无论是什么员工,工作都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与当前人们的生活工作失衡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关爱员工,就要关心他们的幸福感。
(来源:光明网)